112年度補助溫室氣體減量管理及氣候變遷調適研究發展計畫徵求書
環境部本(112)年度補助溫室氣體減量管理及氣候變遷調適研究發展計畫即日起公開徵求,收件至8月31日下午5時止。
氣候變遷的影響
我國全年氣溫從過去100多年來已上升約1.6℃,上升幅度越來越明顯。隨著全球暖化,除溫度變化外,亦導致乾濕季差異與極端降雨強度增加,同時颱風強度也明顯增加, 對臺灣之衝擊影響更為顯著。 (臺灣氣候變遷評析更新報告,國科會)。

推動歷程
於民國99年成立專案小組,陸續完成「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及「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02-106年)」,建構我國推動氣候變遷調適之基礎。
104年完成「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立法,106年據以研擬「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作為我國推動氣候變遷調適與減緩之政策依據,107年承接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成果,依法召集國發會等16個部會共同研擬「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107-111年)」。
國科會邀請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IPCC AR4為基礎,共同研擬「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PDF)」,並於IPCC AR5公佈後,重新檢視相關科學研究,再次共同研擬「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分為「物理現象與機制(PDF)」和「衝擊與調適面向(PDF)」兩冊)

維生基礎設施
1.強化風險評估能力及能源系統應變能力
2.強化給水系統應變能力
3.強化公共工程應變能力
4.強化運輸系統調適能力
5.提升電信系統調適能力
水資源
1.發展多元水資源
2.實現用水正義
3.水庫延壽永續
4.氣象資訊供給
5.水環境韌性提升
6.帶動水利產業發展
7.水資源管理與運用
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
1.維護農業生產資源及生物多樣性
2.加強監測與預警機制
3.強化天然災害救助及保險體系
4.整合科技提升農林漁牧產業抗逆境能力
5.完善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
6.建構長期生態監測體系
7.強化物種及基因之多樣性保存與合理利用
健康
1.落實各級單位之防災防疫演練
2.擴大疾病評估資料庫之匯併
3.加強熱疾病危害預防措施之監督檢查與宣導
4.研析戶外登革熱孳生源清除與管理
5.環境品質監測與評估
能力建構
1.推動法規與政策轉型
2.促進財政與金融措施
3.完備科學研究、資訊與知識
4.落實教育、宣導及人才培育
5.發展氣候變遷新興產業
6.提升區域因應氣候變遷量能